HUAWEI CONNECT 2018期间🖕🏿,机场集团CIO张淮出席并发表主题为《平台+AI 共建深圳未来机场》的主题演讲,本文根据主题演讲整理而成⛹🏿。
站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主题演讲台上的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十分壮观🧑🏼✈️👨👦👦,其实在深圳机场偶尔也能见到这样的场面——由于天气等原因导致大面积航班延误的时候➿,隔离区内8,000人以上同时出港时常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机场应该如何应对呢🛺?相信今天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技术能够帮助深圳机场以及全球其他机场🧑🏻🦳。
深圳机场的发展速度一直位于国内前列,与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相匹配😫。2016年深圳机场被国际机场协会(ACI)评为“全球最佳机场”↖️,商旅人士占比超过50%,2017年客运量达4,500万⚓️,预计2018年客运量将达到5,000万,货客吞吐量将超过110万吨🧏🏼🖖🏿,已经成为大湾区的核心交通枢纽🐕🦺。
打造未来机场 服务大湾区建设
在复杂情况下💂🏻♂️,多跑道多航站楼如何进行管控,是深圳机场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也想过很多的办法,也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信息部门一直是被业务驱动,十分被动🤨。
2017年,国际民航组织选择深圳机场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共同打造未来机场样板的试点。选择深圳机场,首先因为我们业务场景比较合适,复杂程度具有代表性🦹🏿,同时也考虑到深圳是创新性城市,科技企业比较多,因此对深圳机场的帮助应该会比较大🌯。
为了让深圳机场成为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机场,服务大湾区建设。我们有三个主要目标:
最安全的机场:实现主动式安防➰,隐患数字化识别率大于30%🚰,安全保障能力在国内排名前3。
最高效的机场:由于我们面积有限,却要保证如此大的业务量,就需要更高效👩🏿。希望能缩短航班过站时间,航班放行正常率达到85%,滑行时间缩短1分钟👸🏿。
最具体验的机场:触点前移、全程服务,实现排队时间缩短15%🎉,行李自主托运率大于30%。
业务驱动转型🍔,创新点亮未来
围绕这三个目标🔒,深圳机场开始携手华为🤴🏻,通过新技术手段➕🫲🏼,基于AI创新引擎,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双方基于“平台+生态”的理念构建“未来机场数字化平台”,以华为ICT基础设施为基础,通过行业使能平台整合物联网(IoT)🧑🏽⚖️、大数据+AI、视频云🧑🏽⚕️、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融合通信(ICP)五大资源,并联合合作伙伴构建平台生态系统。
其中AI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AI大数据,涉及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以及AI视觉🧑🎄,包括人脸/人体识别🏋🏽、飞行器识别/追踪、全景等。基于数字化平台✊🏿,最终让机场实现大运控🤽🏿♂️、大安防和大服务。
✦ 大运控🦵:智能高效机场运行控制,资源智能调配🚖。
✦ 大安防:主动智能的安防保障,协同应急管理🤵。
✦ 大服务:个性🚣🏼♀️、自动化全联接服务🔳,全流程、可视化服务。
航班全程智能化、可视化
从航班全程智能化、可视化的角度,深圳机场与华为用了一年的时间,基于AI等技术,做了一些联合创新项目,以保障服务♗🏛,提高机场处理容量。
智慧机位分配
基于大数据和AI,实现机位资源调优🤼♂️,以提高廊桥机位的使用效率🚴♂️,降低旅客乘坐摆渡车的时间🔕。
相信几乎所有的旅客都被远机位摆渡车折腾得不舒服,今天我们有机会让我们靠桥位至少提高10%,意味着1,000个航班中就有100个不需要再通过摆渡车,相信旅客的体验一定会好。
智慧助航灯
基于IoT和AI🫷🏿,实现单灯控制、路径规划和冲突检测,最终提高滑行速度,提升跑滑效率🐕,减少降落后和起飞前的滑行时间。
一个比较复杂的机场🧚🏼♂️,从落地到靠桥,接近20分钟,有可能会更长。如果能够有20%的提升,相当于每一个航班能省下3到4分钟⛹🏿♂️,我们每天1,000个航班能省下3,000~ 4,000分钟🏄🏿🧟,不仅节省了时间,对节能环保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地勤可视化
基于视频和AI,保障节点自动采集,资源智能分配🌐,对机坪实行全面计算机视觉分析🤷🏼♀️,对我们作业规范进行监管。
以前的监管靠人,仅仅依靠人的话一定不会是很安全的机场🐌,所以深圳机场决定通过视频分析提供监管。
如何让旅客畅行机场
除了航班的智能化和可视化,我们在旅客出行上也在进行联合创新。打造未来机场,就要改变现在出行的模式👨🏻🔬,包括提供自助值机👰🏿♀️、自助托运🙆、分级安检👆🧄、智慧航显🐸、刷脸登机🏇🏼、催促登机及VIP服务等,以提升通行效率、改善出行体验📆。
这背后则需要实现信息自动获取,基于视频AI实现人脸识别、轨迹分析和排队检测,以及旅客与机场、机场与航司的全数字联接。
安检环节一直让我们比较纠结,我们相信绝大部分旅客是安全可靠的👩🏻🦲,只有少数乘客可能需要机场的安全手段来管控。因此,深圳机场与民航总局以及官方机构规则的制定者共同讨论是否有可能让我们的旅客能够更顺畅地实施安检。
目前已经在深圳机场实现差异化分类安检的试点,现阶段还处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
此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所有进出深圳机场的旅客提供一张脸服务,全程刷脸出行,不需要再出示证件,提供便捷性,减少排队时间。
所有的创新🫄🏼,都需要整体的统筹规划,因此深圳机场也携手华为等生态合作伙伴,统筹推进“未来机场”规划和建设。我们花了一年半时间全面梳理业务场景,统一基础架构,统一数据架构,统一数据平台。
具体包括💅🏻:实施顶层设计🕋、架构设计、数据治理等全局的规划设计;面向未来联合创新📞,以管理不确定性💪🏼、迭代和生态👩👩👧;进行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打造未来机场样板点🪣。
今年8月28日首都航空紧急备降深圳机场,这其实对深圳机场能力的信任🔃。航空公司等行业企业及行业人士对深圳机场的能力都十分肯定,并认为深圳机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机场。相信在创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深入的情况之下👩🦽,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华为等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把服务细化到场景、把场景管理到平台、把平台开放给生态,紧紧围绕安全、效率、体验🧜♀️,打造全球领先的未来机场。